【法润宿城·星光引路】典型人物刘传庭: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刘传庭:灵璧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2022年12月,其创建的《创新刑事申诉法律援助机制》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典型管理举措;2024年2月,其承办和撰写的案例荣获2023年度全省刑事法律援助民生实事案例三等奖;2024年12月,其承办并撰写的案例荣获2024年度全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2023年1月,灵璧县法援中心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8月,灵璧县法援中心荣获宿州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调入司法行政系统后,灵璧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刘传庭始终坚守“民之所愿,必践行;民之所盼,必所向”的初心使命,以实干担当书写为民答卷。面对群体性矛盾纠纷,他凭借专业素养妥善化解,将突发事件引入依法处理轨道;主动牵头建立刑事申诉援助工作衔接机制,高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纠纷。他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延伸服务触角;针对农民工欠薪难题,多部门联动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免费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学校普及法律知识,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观念与维权意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典型事迹法庭上,他据理力争为弱势群体争取利益;调解室里,他苦口婆心努力为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常年在一线奔走普及法律知识,让他更能感知群众的诉求;他就是灵璧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法律援助律师刘传庭。2021年,刘传庭进入司法行政系统,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是促进司法公平公正,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单位老大哥的一句话,让他认识到干好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尽管刘传庭早早就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但从市场监管领域的“岗位能手”转型为法律援助律师,依旧是不小的挑战,可谓是“跨行作业”。都说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这个理就是勤奋刻苦。八小时之外就是刘传庭用功的“主战场”。他坚持每晚苦读法律书籍, 厚厚的“大部头”陪他度过无数个漫漫长夜。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旁听庭审活动,现场向前辈学习“实战”知识。辛勤付出换来丰硕果实,2022年2月,刘传庭在短时间内完成专业领域跨越,快速掌握法律援助实务技能的能力,正式成为一名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与群众打交道,主要看你能否用情用心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刘传庭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近年来,他协同各方资源建立了涉农民工、妇女等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努力延伸服务触角,真正把优质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特别是针对农民工欠薪突出问题,他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讨薪维权工作合力,同时开通绿色通道,让农民工能够及时获得免费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感谢刘律师为我们忙前忙后,帮助我们顺利拿到劳动报酬!”2024年年底,刘某等28名农民工因未拿到工资而寻求法律援助。刘传庭立即接手办理并依法简化办理程序。受理、审查、组织商谈、搜集证据、加强与法院、劳动仲裁等部门对接…… 刘传庭多方协调沟通、深入调查取证,以其专业态度和深厚学识有力解决了农民工的“薪”事,成功为农民工群体追回拖欠工资40余万元,有效化解了可能在春节期间爆发的群体性矛盾隐患,让农民工兄弟们能够安心返乡,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刘传庭深知,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重要的职责就是普法。无论严寒酷暑,刘传庭和同事们一起进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通过举办讲座、发放资料、提供咨询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援助知识,解答法律问题,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把法律援助与调解工作相结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事;牵头与审判机关建立衔接机制,快速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多次在信访工作中提出务实建议,让双方事心双解……工作时间虽不长,刘传庭踏踏实实地干,默默无闻地付出,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000余次,参与化解信访案件50余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初心与坚守。辛勤耕耘终有硕果。在刘传庭的带领下,该中心先后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创新构建的《刑事申诉法律援助机制》,凭借公益性与专业性,为刑事案件申诉人提供高效经济的法律支持,既切实减轻申诉成本、保障合法权益,又通过释法说理引导理性维权,有效化解信访隐患,推动司法救济、司法纠错等功能落地见效,该机制也因此获评2022年度全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典型管理举措。此外,他承办并撰写的《曹某某故意伤害法律援助案》《田某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法律援助案》等案例,以专业的法律素养与出色的办案能力屡获省市级表彰,成为行业典范。面对大家的肯定,刘传庭说:“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对群众有真情实感和对事业无比热爱,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热情服务每一位受援群众,努力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